十四五时期财政部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十四五税收新政策
编辑:孟一莉 | 发布时间:2024-05-30 04:04:43| 浏览:3750
十四五时期财政部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
减税降费怎么进一步推进、预算改革从哪些方面深化、隐性债务风险如何防范化解……4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有关情况,解答了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十四五”时期,财政部要全力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保障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十三五”时期累计超过了7.6万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欧文汉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落实机制,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十四五’时期,为保障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的实现,需要保持宏观税负总体稳定,更好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分配格局、促进结构优化和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实施助企纾困政策需要,精准实施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欧文汉说。
首先,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以前出台的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其次,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有序退出,对去年出台应对疫情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分类调整、有序退出。同时,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地方税源,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将按照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方案,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结合消费税立法统筹研究推进改革;在中央统一立法和税种开征权的前提下,通过立法授权,适当扩大省级税收管理权限。
预算既体现国家战略和政策,又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财政部预算司司长李敬辉表示,将在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加强预算控制约束等方面重点突破。
“各级预算安排要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发展规划的财力保障,完善预算、决策机制和程序,各级预算、决算草案应当按照程序报本级党委和政府审议,各部门预算草案应当报本部门党组或党委审议。”李敬辉说。对于支出政策,重点是在保持合理支出强度的同时,做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发力。
同时,加大收入统筹力度,充分挖掘各种闲置资源潜力。李敬辉表示,要加强政府性资源综合管理,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按规定全部纳入预算,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也表示,加强财政支出统筹方面,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管理理念,打破固化格局,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四本预算的统筹,推进收支实行“一个盘子”管理。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创新和亮点,去年实施效果明显,有效保障基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据悉,今年实行直达管理的资金增至2.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1万亿元。李敬辉表示,要督促地方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成熟度和可执行性,按照效益优先原则,科学确定支出进度评估办法。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当前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对此,欧文汉用详细的数字报了一个“账”:截至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8.81万亿元之内,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重为45.8%,低于国际普遍认同的60%警戒线,风险总体可控。“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的思路,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欧文汉表示。
“‘十四五’时期,财政部门在运用财政工具、发挥宏观治理作用上,明确了诸多新目标、新举措。组织收入上突出统筹财政资源,支出方面继续突出重点,加强财政支持创新发展、乡村振兴和民生福利保障。财政调控职能增强,通过推动逆周期、跨周期和预期管理的统一,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向记者表示。
十四五税收新政策
1、受疫情等因素冲击,不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遇到特殊困难。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为有力支持减税降费政策落实,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对普惠小微贷。
2、推进国际税收合作:深化国际税收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税收治理,推进我国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税收支持和服务。强化税收风险防范:加强税收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建立健全税收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保障国家税收安全。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税收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
3、法律分析:‘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发挥好逆周期调节作用,财税改革将继续在预算管理、税收制度、央地财政关系三大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张依群表示,将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原则,突出预算绩效改革,在推进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同时,合理优化政府预算支出结构,提高政府运转效能。税制改革将。
4、十四五时期完善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要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是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以前出台的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实施,让政。
5、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
6、“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完善现代税收体制的重要内容,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积极作用。“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是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
7、去年11月,财政部部长刘昆撰文表示,“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扩大纳入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体系。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 财经 分析,“十四五”时期个税改革仍将是税制改革重头戏,在上一轮。
8、法律分析:“十四五”时期 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体系 王建凡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
企铭星企服整理与本文相关的热门搜索词
1、十四五 减税降费
2、十四五财税改革
3、十四五 财政政策
4、十四五期间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内容
5、十四五减免税政策
6、十四五税收优惠政策
7、财政 十四五
8、十四五期间税制改革
9、十四五规划关于财税
10、十四五 税收政策